精选52句用五个成语造句


用五个成语造句

1、释义:戮:杀。伸长脖子等待被杀。指不作抵抗而等死。

2、(成语解释)迭足而立,不敢迈步。形容恐惧。偏正式;作谓语;指不敢迈步(用五个成语造句)。

3、(出处) 《诗经·小雅·大田》:“既坚既好,不稂不莠。”朱熹集传:“稂,童粱;莠,似苗。皆害苗之草也。”

4、造句: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衷心的祝她马到成功。

5、释义:有坚定的志向,只要努力从事,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。

6、造句: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,用兵如神啊。

7、释义:方:方法。讲:办法。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。

8、造句: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衷心的祝她马到成功。

9、爱不释手:形容对某种东西喜爱得舍不得放下。 

10、下面是老师整理的常用成语,学习完这些成语后,试试看,你能不能用这些成语造出句子呢?

11、原指害人的鬼怪。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。原作“魑魅罔两”。含贬义。多用于书面语里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
12、11岁女童身高已163厘米,儿科主任:这习惯不错,值得家长借鉴

13、造句:真相只有一个,不能颠倒是非,指鹿为马。

14、(解释):显:表露,表现;身手:指本领。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。

15、释义: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
16、释义: 指着鹿,说是马。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
17、(出处) 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齐高固入晋师;桀石以投人;禽之而乘其车;系桑木焉以徇齐垒;曰:‘欲勇者贾余余勇。’”杜预注:“贾;卖也。言己勇有余;欲卖之。”

18、我们不但应该保留华族的优良传统,还应该将之~。

19、一二年级小短文阅读训练37:朝阳和夕阳为什么总是红色的

20、(解释):意思是既擅长书法(写文章)又擅长画画,形容多才多艺。

21、造句:外边虽有些人,也是乌合之众,不相统摄。

22、(造句):小缺点如果不马上改掉, 天长日久就会变成坏习惯

23、造句: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,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
24、造句:做事如果有愚公移山的精神,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。

25、造句:犯人知道自己罪责难逃,只有引颈受戮了。

26、释义:指着鹿,说是马。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
27、用作贬义。多用于恶而小的势力妄图动摇坚如磐石的政治力量、思想体系、社会制度、国家政权、团体或个人的荣誉地位等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。

28、造句:不许出战,只是坚壁清野,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,方可追他。

29、(出处) 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齐高固入晋师;桀石以投人;禽之而乘其车;系桑木焉以徇齐垒;曰:‘欲勇者贾余余勇。’”杜预注:“贾;卖也。言己勇有余;欲卖之。”

30、标新立异:作出新奇、独特的事,和别人不一样。

31、释义:倾盆:倒盆,大雨倾注的样子。形容雨大而急。

32、造句:一个人即使犯下再大的错误只要能悬崖勒马,我们都应该给他重新改过的机会。

33、(成语解释)谲:变化多端。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。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,难以预料。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变幻不定,难以捉摸

34、阿辉凭着~的精神,历经多次挫折,终于开创了自己的事业。

35、造句: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,坐在那里自言自语。

36、释义:放冷箭伤害人。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。

37、造句:奶奶说药虽然很苦,但良药苦口,为了病能快好,还是要喝下去。

38、(成语解释)孤独无依的样子。用作贬义。多与“形影相吊”连用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
39、释义:形容歌声婉转圆润。也比喻文章优美、辞藻华。

40、(成语解释)枘:榫头;圆凿:圆榫眼;卯眼。方形的榫头;圆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适宜。

41、造句:在这四面楚歌里,凭你怎样伶牙俐齿,也只得服从了。

42、不耻下问:指乐意向那些学问、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与学习,一点也不觉得羞耻。

43、老师虚心地向一位工友请教,同学都很敬佩她这种~的精神。

44、1;在学习上,我们要理解透彻,不能不求甚解

45、释义: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

46、小明在多次的比赛中表现突出,是~的羽毛球选手。

47、(解释):心思灵敏,手艺巧妙(多用在女子)。

48、释义: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,呈现出崭新的面貌。

49、释义: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,虽然听起来不舒服,但对人却是有益的。

50、(成语解释)暴虎:空手打虎;冯河:徒步过河。徒手和虎搏斗;蹚水过大河。比喻勇猛果敢。比喻有勇无谋;冒险蛮干。多用在书面语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。

51、造句:今年收成本来就不好,又遇到蝗灾,这无疑是雪上加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