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选77句刘备说的经典名言名句
刘备说的经典名言名句
1、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、董卓之乱、群雄逐鹿、三国鼎立、三国归晋五大部分。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,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。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,既有情节,也有兵法韬略。(刘备说的经典名言名句)。
2、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
3、黄巾平定之日,必是群雄崛起之时。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,尚未可尽知也。
4、操以急,吾以宽;操以暴,吾以仁;操以谲,吾以忠:每与操相反,事乃可成。刘备
5、释义: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,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。
6、周郎妙计安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!——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7、圣人云‘迅雷风烈必变’,良有以也。一震之威,乃可至於此也!”
8、兄弟如手足,妻子如衣服。衣服破,尚可缝;手足断,安可续?--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9、12本字帖,103个飞花令主题,带你玩转诗词练就一手好字
10、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,今人归吾,吾何忍弃去!
11、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,说:“汉室的统治崩溃,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,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。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,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,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,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,就因此失败,弄到今天这个局面。
12、但张飞喝酒误事疏于防守,让吕布钻了空子,率军偷袭了徐州,张飞抵挡不住撇下刘备妻儿,自己逃出城去,见到刘备后,觉得很是惭愧,于是负荆请罪,准备在刘备面前自刎谢罪。
13、您的才华要强于曹丕十倍,必能继承王位,定国安邦.如果皇子值得(你)辅助,那么就辅佐他;如果他的才能不够,您可自己在成都称王。”
14、大丈夫生于天地间,不识其主而事之,是无智也!今日受死,夫何足惜!——田丰
15、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,方得以击败袁绍。刘备
16、皆外宽内忌,好谋无决,有才而不能用,闻善而不能纳,废嫡立庶,舍礼崇爱。——陈寿
17、后来,徐州的陶谦被曹操攻打,本来是去找孔融帮忙的,但大家觉得刘备的名声好,是个仁义之士,就去找刘备帮忙。刘备的确是个好人,既然别人求救,他当然不能拒绝,于是选择帮助陶谦解围。刘备的仁义之心让陶谦非常感动,在曹操退兵后,陶谦直接把徐州送给了刘备,刘备终于有了第一块真正的土地。
18、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,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,从隆中一对,三分定局开始,直到北伐中原,六出祁山病死,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。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,只留下前后《出师表》,犹可想见他的勋业。
19、诸葛先机识魏延,已知日后反西川。锦囊遗计人难料,却见成功在马前。
20、人之生,不幸不闻过,大不幸无耻。有耻则可教,闻过则可贤。
21、第二句话:兄弟就像兄弟,妻子就像衣服。兴平二年(公元195年),陶谦病重。他死后,发现徐州只有刘备能当牧师,于是他放弃了权力。刘备占领徐州后,袁术不喜欢,派人去打仗。刘备亲自率军抵抗,把保卫徐州的任务交给了三弟张飞。然而,张飞饮酒失误,疏于防守,致使吕布乘虚而入,率军偷袭徐州。张飞忍不住离开刘备的妻儿,逃离了这座城市。见到刘备后,他感到很惭愧。他谦卑地道歉,并准备在刘备面前自杀。刘备这时很难过,但是看到他的三弟张飞,他更加沮丧。他抓起张飞的剑说:“兄弟如兄弟,妻子如衣服。撕破的衣服可以缝上。兄弟姐妹们都破产了,我们能继续吗?”这句话极具破坏性。张飞心存感激,从此对刘备忠心耿耿。后来,这句话成了经典的黑帮语录,被用来收买人心。
22、第二句: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!
23、操以急,吾以宽;操以暴,吾以仁;操以谲,吾以忠:每与操相反,事乃可成。
24、这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说的话,刘备留下这句话的目的就在于告诉刘禅,作为一位君王,好事要从小事做起,积小成大,也可成大事;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,否则积少成多,也会坏大事。所以,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,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。而这句话也在后世成为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一大名言警句,我们家长也常常利用刘备这句话而去教育孩子。
25、一壶浊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——杨慎《三国演义》
26、操以急,吾以宽;操以暴,吾以仁;操以谲,吾以忠:每与操相反,事乃可成。
27、这段时间他也认识了两位异性兄弟,三人在桃园结义,当时留下了一句话,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",这句话到如今还被很多人使用。他结拜的这两位异性兄弟都有着极高的武力值,和他之间的感情也非常好。
28、劝人不可指其过,须先美其长。人喜则语言易入,怒则语言难入,怒胜私故也。
29、刘备的经典语录不少,主要有这么几条:我本汉室宗亲,备乃中山靖王之后。这是刘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和曹操孙权相比,刘备总是把自己这样的正统身份挂在嘴边,也因此吸引了一众豪杰,为其消灭,甚至连百姓都把他当成是刘皇叔。换做现在,这就叫做为自己代言。
30、怒时易激,义愤亦当裁抑;喜时易狂,即微言亦须谨慎。
31、读书不独变人气质,且能养人精神,盖理义收摄故也。
32、事莫待来时忍,欲莫待动时防。即来思隐,即动思防,如火炽水溢,障之甚难。
33、吾任天下之智力,以道御之,无所不可。——曹操
34、高皇手提三尺雪,芒砀白蛇夜流血;平秦灭楚入咸阳,二百年前几断绝。
35、家庭之所以重要,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。罗素
36、公元184年,黄巾爆发致使天下大乱,而刘备此时早已经与关羽,张飞在涿县义结金兰。关羽,张飞皆有万夫之勇,而刘备也因为此二人的加入,在黄巾之乱中大有军功,因此被朝廷任命为县尉。不过后来又被朝廷废除,刘备无奈只得带着二弟,三弟,投奔昔日的师兄公孙瓒。不过后来公孙瓒与袁绍交恶,刘备又辞别公孙瓒。
37、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鹏空好音。
38、诸葛大名垂宇宙,宗臣遗像肃清高。三分割据纡筹策,万古云霄一羽毛。
39、专待春雷惊梦回,一声长啸安天下。——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40、
41、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,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,切须检点。
42、(孙坚、孙策)皆轻佻果躁,陨身致败。——陈寿
43、陈寿在《三国志》里如此评价刘备的英雄气概:“先主之弘毅宽厚,知人待士,盖有高祖之风,英雄之器焉。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,而心神无贰,诚君臣之至公,古今之盛轨也。机权干略,不逮魏武,是以基宇亦狭。然折而不挠,终不为下者,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,非唯竞利,且以避害云尔。”
44、人心能静,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。不静则燕居闲暇,亦憧憧亦靡宁。静在心,不在境。
45、意思是:为了你这兔崽子,差点害我损失一员大将。
46、使人杀其母,而我用其子,不仁也。留之不使去,以绝其母子之道。不义也。
47、地有千秋,南来寻丞相祠堂,一样大名垂宇宙;
48、君子所信者,此心也。若愿后世之毁誉,是有待于外也。名言凡事以理想为因,实行为果。----鲁迅上人生的旅途罢。前途很远,也很暗。然而不要怕。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。----鲁迅
49、可是,刘备的这句话很明显就出现了一种“男尊女卑”的倾向,刘备“假仁假义、收买人心”的虚伪也展现的淋漓尽致。同样也再一次印证了刘备充其量也就是一个“暴发户”而已,即使有朝一日成为了“帝王”,估计也摆脱不了那种“织席贩履之徒”的禁锢思想。
50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——诸葛亮
51、瑶琴三尺胜雄师,诸葛西城退敌时。十五万人回马处,土人指点到今疑。
52、羽扇纶巾拥碧幢,七擒妙策制蛮王。至今溪洞传威德,为选高原立庙堂。
53、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、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高祖因之以成帝业。刘璋暗弱,张鲁在北,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,智能之士思得明君。
54、
55、人之处于患难,只有一个处置。尽人谋之后,却须泰然处之。
56、使人杀死自己的母亲,而我用自己的儿子,不仁的人;留下的不让他走,以断绝了母子之道,不义的人。我宁可死,不做不仁不义的事。
57、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。徐庶拜见刘备,刘备很器重他,徐庶对刘备说:“诸葛孔明这个人,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,将军可愿意见他?”刘备说:“您和他一起来吧。”
58、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,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——曹操
59、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行人。刘备
60、陈寿“矫情任算,不念旧恶和郭嘉的“外易简而内机明。
61、少帝难升殿,陈留已入宫.庙堂扶孟德,湖海笑元龙.
62、一天浓雾满长江,远近难分水渺茫。骤雨飞蝗来战舰,孔明今日伏周郎。
63、汉室倾颓,奸臣当道。备不量力,欲伸大义於天下。刘备
64、吕布背信弃义夺取徐州,无处安身的刘备只得重回徐州投靠吕布,并在小沛安身。张飞关羽纵然一脸不悦,然而刘备却将仇恨埋在心里,说出了这句话,以待天时,枭雄的心思远非常人所能猜度。
65、衣冠之族,以清白遗世为本,务要恬穆省事,凡贪戾刻薄之夫,皆不宜与之相接。
66、他那个时候不喜欢看书,但是性情豁达。对于身边的人都非常友善,喜欢在各地结交有能力的人,名声传扬开来各地有很多侠士都争相依附于他。还有大商人专门带着钱财马匹,希望能够见到刘备,并且给了他很多的帮助。
67、凤翱翔于千仞兮,非梧不栖;士伏处于一方兮,非主不依。乐躬耕于陇亩兮,吾爱吾庐;聊寄傲于琴书兮,以待天时。——孔明
68、宫本武藏:天下无双!告诉你个秘密:我,是无敌的!
69、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
70、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、蜀、吴三国兴亡为纵线,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。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。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。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。
71、学贵有常,又贵日新。日新若异于有常,然有常日新之本也。
72、作善岂非好事,然一有好名之心,即招谤招祸也。
73、《三国演义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描写战争为主,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、魏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的故事。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,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,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。
74、
75、在封建时代“门第观念”十分严重,刘备利用自己“汉室宗亲”让傲慢的关羽、桀骜不顺的张飞成为了自己的忠实的“粉丝”和“打手”,有利用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”的誓言将关羽、张飞二人死死地绑在了自己的“兴复汉室的战车”之上。
76、这是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在“桃园三结义”的时候,刘备说的一句话,当时很多人都认为,刘备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人。